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antiplasticpl

真的都是Covid-19惹的禍嗎?疫情過後的轉機——綠色復甦

Updated: Jan 6, 2023

自從年初新冠病毒爆發以來,關於疫情的討論不斷,除了病毒本身、經濟損失、全球影響等等面向,也有許多的討論關於疫情與自然環境的討論,許多專家都呼籲,應該在疫情後進行經濟與社會轉型。但,傳染病不是公共衛生的問題嗎,為什麼會跟自然環境、經濟轉型有關係?



Covid-19與綠色的關係?

事實上,新冠病毒的出現是不該意外的,病毒一直存在在我們身邊,歷史上也發生了多次影響人類發展的大型傳染病,例如黑死病、天花、瘟疫等等,專家估計流感病毒每 30 到 50 年會出現一種殺傷力強的新病毒,造成嚴重的世界性大流行。而這次的新冠病毒會帶給全世界這麼大的震撼,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病毒強大的原因。新冠病毒對全世界,無論是熱帶、溫帶、甚至寒帶地區,都造成威脅。其中一個原因是全球化,科技的進步大幅提升人類的移動能力,幾乎可以到達全世界的各個角落,所以病毒在短時間迅速的傳播。另一個原因則是環境破壞,氣候變遷讓全球氣溫異常,不同氣候帶之間的溫差縮小,讓病毒更容易適應不同的環境。加上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讓生物多樣性加速流失中,整體生態鏈和環境失去了平衡,且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距離縮短、界線模糊,彼此間自然傳播的傳染病也就更加肆虐。


第二是對人類社會造成巨大影響的原因。在疫情之前,人類社會呈現一個高速運轉、緊密相連的狀態,企業求新求變求效率,不斷地擴張與生產,各國無所不用其極的追求GDP成長。在這樣高度緊繃的狀態,絲毫差錯都是不被允許的,但新冠肺炎卻毫不留情地直接衝撞全球各個產業。供應鏈停擺、邊境管制、油價跌破新低等等,這些都是在疫情前無法被想像的,然而真確地現正熱映中。世界稍稍暫停卻帶來龐大的經濟損失,凸顯了原始線性經濟模式的脆弱,過度仰賴化石燃料;疫情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包含失業、貧窮、飢餓、甚至歧視與暴力,都是社會缺乏彈性與韌性(resilience)的證據,讓我們禁不起稍微的變化,被突發狀況殺個措手不及。

新冠病毒也許是個提醒,提醒我們該停下腳步,喘口氣,檢視我們過去這一段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何謂綠色復甦(Green Recovery)?

這次的疫情有個「意外的好處」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因為人類活動的停擺而有明顯的減少,大自然獲得喘息甚至重生的空間。但如果各國政府為了振興疲軟的經濟和安定混亂的社會,而繼續將心力投資於以化石燃料為中心的褐色經濟,甚至為了彌補疫情所造成的損失而更密集地進行經濟活動,或是放寬環境、汙染法規,則未來相同的災難只會重複發生,並且碳排放量可能會「報復性增加」。所以,在疫情後我們需要的不是回到往常(back to normal),而是建立更具韌性與永續的綠色經濟。


所謂的綠色復甦,是除了修復現況下短期的危害外,也投資在更長遠的未來。經濟振興的目的是透過復甦減少未來遭受衝擊的可能性,增強經濟和社會的韌性,並希望延續這個「意外的好處」,讓它不僅是因為經濟收縮而減少排放量,而是為有韌性的經濟奠定正確的基礎。


疫情影響了大大小小的企業,雖然痛苦難耐,但這樣的危機正好是一個難得的轉機。在太平盛世,固有模式都運作得很好,當然沒人想冒風險改變;但現在全世界處於一個低潮,是改頭換面、重新出發的好時機,且原有模式的失敗也是換一個模式的好理由。政府年年倡導永續,推動得非常辛苦,現在正是一個好機會,順水推舟,在幫助這些企業重回軌道時,加上一些綠色條款,將更容易將企業引導往永續經濟的方向邁進。


▲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如果疫情後的振興方案未採行綠色復甦,之前所做的努力將功虧一簣。圖片取自台大風險中心

可以怎麼做?

綠色復甦有很多做法,最經典的政策就是歐盟提出的歐洲綠色政綱(EU Green Deal)。綠色政綱是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5公布的,雖然不是疫情發生後才擬定的振興政策,但許多具有前瞻性的內容,是值得學習和參考的。歐盟目標在2050年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climate-neutral continent),因此立法《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以達成目標。重要政策發包含推動再生能源、建築翻修、循環經濟、健康農業、潔淨運輸、碳關稅、能源稅改(例如一次性塑膠使用稅)、綠色轉型融資等等,目的在於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阻止氣候變遷、恢復生物多樣性消失、減少污染。

*關於歐洲綠色政綱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Instagram的英文懶人包


很明顯的,目前地球環境面臨的挑戰之一是氣候變遷,而造成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化石燃料的使用,因此歐洲綠色政綱很大一部份的重點在於「減碳」、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正好,因為疫情衝擊,全球排碳量降低,國際油價也因為需求減少而崩跌,正是推動化石燃料補貼改革、課徵碳稅或能源稅的大好時機,以納入未真實呈現在市場中的環境外部成本,變相地也是在鼓勵再生能源與低汙染、低碳排產業的發展。但很可惜的是,台灣在低油價之際,仍以提供油價補貼作為紓困方式,例如編列11億元提供計程車司機油價補貼,交通部針對航空業與航運業的融資貸款,也沒有擬定任何減碳或改善空污的綠色條款。


疫情除了影響石油市場,歐盟的碳交易市場也受到波及。不僅是油價崩跌,碳價也跟著下跌。因為各國碳排放減少,多餘的碳權因此變多,當數量增加時價格自然就降低,反而減少排碳成本,這和原本不鼓勵排碳的政策目標完全相反,讓能源轉型產生不確定性,也妨礙產業去碳化的相關投資。因此有學者提出,不應讓碳排放和石油一樣,價格有機會跌破0元,而是應該設計碳底價,讓碳價在市場機制中,免於因為意外經濟波動而受到巨大影響;且隨著經濟復甦,應逐步提高碳價、加嚴排碳管制。


除此之外,全球化時代下的特定產業重創也反映供應鏈在地化的重要性。除了過度仰賴中國供應鏈的製造業之外,第一級產業也是高風險產業,運輸停擺讓在地農戶貨出不去,城市居民的食物也進不來。以台灣為例,台灣糧食自給率約3成,95%的飼料仰賴進口,國際貿易穩定性對台灣的糧食安全有很大的影響。聯合國因此主張用更短的食品供應鏈,適應更極端的未來,扶植在地且永續的農林漁牧業,不僅可緩衝供應鏈停擺造成的糧食短缺,在地生產、在地供應而且在地消費也有助於降低食品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並且還能養護更多自然資源。事實上,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嚴重程度與急迫性並不亞於氣候變遷與新冠病毒。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大幅降低環境對單一重大災害的承受力與回復力,進而加劇氣候變遷,形成惡性循環。且自然環境的惡化更會影響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與散播,所以自然環境的健康與韌性和人類是息息相關的。


▲ 要回到往常,還是向前邁進呢?可以仔細觀察圖中的三個世界有哪些不同之處。

圖片取自台大風險中心


真的都是Covid-19惹的禍嗎?

追根究底,這次疫情造成大規模破壞真正的原因是,以人為中心的(anthropecentric)運作思維。需要隔離的不是病毒,而是我們的消費模式;我們只想著如何「極盡利用」地球上的所有資源,卻沒有發現人類與自然間的關係已嚴重失衡。


某種程度而言,我們應該感謝這個病毒,因為很難得有一件事能讓全球凝聚,即使是提倡多年的氣候變遷議題,也無法獲得全人類的共識與合作。而這次的疫情提供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讓全人類一起反思並重新出發。我們應該要把握機會,打造更公平、更具韌性與永續的市場環境,推動「利害關係人經濟」(stakeholder economy),把社會、經濟、環境都納入考量,而非只重視股東利益(stockholders' interest)。


這次的疫情不是公共衛生的問題,也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人們的問題。所有轉型所需的技術都已經到位,只剩下我們的決心。

Everybody said it was impossible until somebody stepped by who didn't know that. -- Jan Rotmans

#彭總李董的無塑生活 #彭總

#綠色復甦 #綠色振興 #新冠病毒 #綠色政綱


--------------

參考資料




推薦閱讀:Covid系列

92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