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antiplasticpl

報復性出遊是在報復誰?來談談永續旅遊

Updated: Sep 27

因為Covid-19 影響,許多人原本的出遊計畫都被中斷,在台灣的疫情稍稍減緩後,被悶壞的大家開始在國內「報復性出遊」。旅遊原本是件開心的事,然而上週的podcast中有聊到,現在的旅遊方式卻深深的報復到環境,髒亂、污染、破壞等等問題又再度浮現。異國風情、自然生態如此美好,我們當然會被吸引,但要如何在旅遊的同時,又不破壞當地的環境與文化呢?


▲ 2018年12月的金門。


透過觀光旅遊,旅客可以增廣見聞、娛樂身心、放鬆壓力,同時也帶動旅遊景點當地的經濟,包含旅宿業、餐飲業、交通業、觀光業等。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觀光人數的增加,旅遊地也面臨了許多負面的衝擊,例如2019年5月,法國羅浮宮因為無法應付日益增加的觀光人潮,第一線服務人員全體罷工,而關閉一天;帛琉著名的水母湖,因為過度的人類活動,帶入外來種和防曬乳中的有害物質,造成黃金水母減少,而在2016年宣布封湖兩年。


每年4月到10月,威尼斯每天有3.2萬名「一日遊觀光客」湧入(每年的觀光客比台灣總人口還多,高達2,500萬人)。他們跟著舉著小旗的導遊橫衝直撞,但不買票進任何景點和博物館,也不在威尼斯購物用餐,讓浪漫水都變得像個充斥嘈雜叫賣聲的水上市場。

-- 黃雅詩/全球中央


大量且快速的旅遊型態造成了下列兩種問題:


1. 過度旅遊(Overtourism)

觀光景點的遊客量超載,旅遊風景地資源被超量利用,甚至迫使當地居民承受永久性的生活習慣改變、難以使用公共設施,危害固有生活品質。


每到一個觀光景點,常常會有人滿為患的時刻,這個「患」除了是旅遊品質大打折扣,同時也是當地環境的負面衝擊,包括海灘汙染(人群散去後留下的不是貝殼和寄居蟹,而是塑膠垃圾)、珊瑚礁破壞(潛水遊客踩踏、防曬乳的污染物質)、影響野生動物生態(「山珍海味」、棲地破壞、攻擊或餵食動物)等。以喜馬拉雅山登珠穆朗瑪峰(聖母峰)為例,根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出,尼泊爾政府及登山隊在2019年進行45天的淨山活動,清出了將近11公噸廢棄物,都是登山客遺留的氧氣瓶、塑膠瓶罐、電池等,變成是「世界最高的垃圾場」。另一個例子是,南美秘魯的馬丘比丘,從15世紀遺留到現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卻在2007年後便因旅客過多而列入瀕危名單。


2. 不深度旅遊

只重視打卡、到此一遊,用最短的時間去最多的地方,對於深度的介紹和導覽都不重視。

只是到此一遊,最後都會忘了去哪一遊。整理照片的時候,只會問:這是哪個廟、哪個教堂、哪個城市,絲毫沒有任何旅行的故事與回憶 --Difeny


對於當地文化的膚淺了解,不僅是無法真正的「增廣見聞」,還可能陷入「單一故事」的陷阱,只是片面的瀏覽該文化,而產生誤解、扭曲、不尊重。這樣的膚淺旅遊也無法幫助當地經濟與發展,遊客所付出的錢都是繳給旅行社、大飯店,當地的傳統文化表演只是廉價的包套行程之一,看完拍個照給個微薄小費就拍拍屁股走人,沒有深度的交流和互動,當地居民的付出也沒有獲得對等的回饋。



其實問題在於,你是想去認識這個地方,還是只想告訴別人你去過這裡而已。

-- Eduardo Santander/歐洲旅遊委員會(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執行總監


▲ 2020年8月德國南部的國王湖。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永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的定義是:

"Tourism that takes full account of its current and futur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visitors, the industry, the environment and host communities."
「充分考量現在和未來的經濟、社會、環境影響,滿足遊客、產業、環境和當地社區需求的旅遊。」

所以永續旅遊所要求的不只是環境永續而已,還有更多社會、文化、和經濟層面上的永續。


1. 環境:適度利用環境資源,維持生態環境,並幫助保護自然遺產和生物多樣性。


在接近自然環境時,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打擾到當地的生態,我們無心的小動作可能會造成生態的浩劫。上山時,許多遊客害怕蚊蟲叮咬,所以噴灑大量的防蚊液,但防蚊液可能會影響除了蚊子之外無辜的昆蟲(也許獨角仙或蝴蝶只是路過就被薰到)。下海時,遊客擔心曬黑,所以塗抹高劑量的防曬乳,但防曬乳中的化學成分會滲透到海水中,影響珊瑚礁、魚群、海龜等各種海洋生物。依據李董的說法,「是你主動要去打擾別人的家,怎麼可以還干擾、甚至轉嫁傷害給別人」,要上山下海就不要怕蚊蟲叮咬和曬黑吧。如果要防蚊、防曬的話,建議穿輕薄的長袖長褲,以最自然方式的遮蔽皮膚,保護自己也不傷害環境,再不然就大方接受曬黑的自己囉,在國外曬黑可是件美事呢!


另外,在接近野生動物時,盡量不要打擾到原本的生態。觀賞請在遠處靜靜的看,因為我們不知道動物們此時此刻是在覓食、追殺敵人還是休息,太大聲會驚擾牠們,讓牠們心神不寧,太近也會干擾牠們的活動,或是讓牠們心生恐懼(想像自己一直被人大聲嚷嚷,或陌生人一直盯著你看,也會被嚇到精神衰弱吧)。此外,餵食行為也是相當不可取的,覺得動物可愛就拿幾個麵包屑餵牠們,並不是對牠們好,反而是種傷害。首先我們不知道這個食物對動物們的營養來說是不是合適的;再者,人類與動物的連結增強,會讓牠們更容易被車撞,或與孩童或寵物發生衝突,甚至可能看到食物就會想搶,主動攻擊人類更重要的是,動物可能會移動棲地、改變移動路徑到比較容易接近人類的地方,因而改變牠們的覓食習慣、生態鏈、社會結構和分布樣貌,許多動物集中在某一點也會增加打架和受傷的機會。還有許多動物有個習性是,一旦幼小的動物身上沾染了人類的味道,就會被媽媽拋棄,因此原本自以為的「善心行為」,事實上是破壞行為!


最後,捕捉野生動物絕對是大忌!「這麼多隻抓一隻也還好吧」,大錯特錯!每個人來都抓一隻,到最後,繁衍的速度都跟不上被抓走的速度了。再說,把野生動物從原棲地帶走,就是一種綁架行為吧,不僅影響生態環境,在道德上也是有缺失的吧。不過有些人可能沒有捕捉野生動物,卻也造成當地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因為他們消費了野生動植物製品,包含皮革、皮草、「山珍海味」(由珍稀動物做成的食物)、標本等等。相信不吃魚翅在台灣已經是常識了,但身為一個島嶼國家,我們的「海鮮文化」卻還是大於「海洋文化」。其實靜靜的欣賞真的很療癒、很放鬆,不一定要跟動物們有什麼「接觸」才算是有到此一遊,真心期待大家的旅遊方式能從「吃/抓魚」轉變為「看魚」。


▲ 1. 在墾丁潛水看到的海洋生態,不擦防曬、不踩踏、不餵食。2. 金門的黑面琵鷺,賞鳥遠觀輕聲不打擾。3. 在花蓮團體旅遊時的行程之一,捕(小)魚,是接近自然的錯誤方式。

*註:因為海底生態很脆弱,潛水活動要注意的事項很多,如果沒有經驗,或是不知道怎麼做才不會影響到生態,請上網查詢清楚或詢問教練,才不會一失足成千萬生物的恨。




塑膠垃圾很明顯的是造成環境破壞的重要因素,但要如何在旅遊中避免垃圾污染呢?


首先,在準備行李時,請自備盥洗用具,包含牙刷、牙膏、毛巾、沐浴用品等,拖鞋、梳子、刮鬍刀等個人用品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備,否則短期住宿全使用拋棄式用品,所造成的垃圾量真的很可觀。再來,請選擇使用在地食材、提供非一次性餐具的餐廳,同時自備水壺、攜帶環保餐具,避免在用餐的時候製造不必要的垃圾。最後,自己的垃圾自己收,到訪一個景點,尤其是自然環境,如果有垃圾產生,請記得帶走;到訪蘭嶼、綠島等小型離島,更是要把自己製造的不可燃廢棄物(垃圾)一起帶離小島,因為島上無法處理大量的垃圾,會造成當地的負擔。如果可以,順手帶走其他垃圾,盡一己之力淨灘或淨山,會讓旅行更有意義唷!



在交通方面,盡量選擇大眾交通工具,例如火車、客運等,減少碳足跡。也許在台灣的國內旅遊比較沒有感覺,在歐美地區,許多人可能會選擇便宜的短程航空,但這是最不環保的選擇,因為碳排放量大。我們在歐洲很喜歡搭火車,除了舒適、不擁擠之外,還可以欣賞沿途風景變化,這樣的慢步調也比較不匆忙、能夠放鬆心情,加上相對而言是比較環保的選擇,而且有時候從市區到機場、候機登機的時間加起來,也不一定比較方便快速,所以火車總是我們的首選(某次在火車上和旁邊的歐洲乘客聊天,他說越來越多人因為氣候變遷,而改變交通工具的選擇,願意花比較多的時間搭火車,而不搭飛機,聽了覺得很欣慰)。

▲歐洲的鐵路網路很密集,公車系統也很完備,火車加公車幾乎能抵達所有景點。


2. 社會:尊重當地社區的社會文化真實性,保護其已建立的和生活中的文化遺產和傳統價值,並促進跨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體驗文化是旅行很重要的一個元素,但體驗的方式會影響到了解的深度和角度。我們也許都知道台灣的原住民文化包含歌舞、米酒、檳榔等,但我們知道這些文化的意涵和歷史嗎?深入當地並了解文化,是旅行中很重要的要素之一。「他們就是愛吃檳榔」這樣片面且錯誤的理解是很不尊重且傷害文化的。就像每次看到歐美國家的人遇上我們的臭豆腐,我可以理解他們可能不喜歡吃,但我不喜歡他們以厭惡的表情面對它或批評它,因為在我看來,他們不是評論臭豆腐這個食物,而是先入為主的評斷臭豆腐文化,並沒有以開放的心態在嘗試。


就像到別人家作客要有禮貌,我們到其他地方旅行也應該遵守當地的禮儀。作為一個觀光客,應該事先做好的功課,查詢清楚當地的風俗,或是詢問當地人,才不會以粗暴的方式觸犯當地的禁忌。例如在泰國的佛寺,不能穿過度暴露的衣褲,寺廟內也要脫帽與脫鞋,這些是當地的規矩,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衣著習慣而不理會,否則會讓當地人有被冒犯的感覺。(就像如果有美國人硬是要把鞋子穿進我們家,我們也會不開心吧)


雖然保持包容的心很難, 我們都有自己的舒適圈,在旅途中遇到各種衝擊是難免的,也許一時難以接受,但深入了解文化的意涵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我們沒有那麼不一樣,每個文化的出發點都是良善的,只是以不同方式表現而已。文化就是生活,不同的文化就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絕對沒有比較卑劣的文化,只有我們還不習慣的生活方式,就像在異地住久了,也就習慣了不同的飲食方式。「將心比心」是我能想到最好的辦法,每個人都不希望被冒犯、被輕視、被不尊重,尤其是被只待兩三天的過客指指點點。Open-minded 這個字看起來普通但其實不簡單,需要時間咀嚼;我期許自己在未來的每一次旅途,都能以開放的心接納不同的文化(很早就知道這個單字,但直到大學某次旅行才真正「學會」這個字,在這邊分享給大家)。

▲ 1. 穿戴原住民傳統服飾,卻沒有深入了解原住民文化,是台灣團體旅遊常見的可惜之處。2. 泰國佛寺是觀光客喜歡造訪的景點,但請尊重並遵守當地的風俗。3. 在當地的市場消費,是最道地的紀念品,也最能直接回饋當地經濟。



3. 經濟:確保可行的長期經濟模式,公平分配社會經濟利益給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穩定的就業和收入機會,並為當地社區提供社會服務、減輕貧困。


旅遊觀光對旅人而言是增廣見聞,而對在地社區而言則是重要的經濟來源,所以疫情後的經濟振興,大力推動國內旅遊。然而在旅行中支出的許多費用,多數落入中介人的手中,包含旅行社、票券商、連鎖旅宿業等,真正流入當地社區的部分其實很少。要如何支持實質的在地經濟呢?可以選擇在地製作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也許在地文創沒有比較便宜,但購買它們一定能對當地經濟帶來更直接與正向的貢獻。例如常常會看見某些禮品店販售從中國進口的「傳統」服飾或紀念品,因為中國製造的成本較低廉,而當地手工製作的價格較高。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不只是價格,購買當地生產的產品才是支持正宗文化遺產的行為,且能爲當地人創造工作機會。


此外,也可以選擇更尊重環境與文化的旅遊業者,包含友善環境的作法、深入當地文化歷史的行程、保護和支持野生動植物或文化遺產、僱用當地嚮導等。例如島內散步旅行社,主打「旅行,和土地的約定」,有多個深入文化的收費導覽和小旅行路線,與各專業領域的深度導覽員、及各地方創生團隊合作,讓參與者可以得到日常得不到的體驗、深入探索地方,不僅正確的認識台灣文化意涵,更能夠深入理解這片土地內各個角落的生命故事。另一個原森旅行社,推動生態旅遊,深入台灣各自然風景區,包含山脈、小鎮、離島等,並以小團出發,減少環境衝擊,透過在地導覽員的解說,認識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了解並尊重原住民及在地文化,同時也積極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鼓勵在地綠色消費、支持社區產業。也可以參加生態組織、環保團體舉辦的活動,來了解如何永續旅遊,這些團體往往能夠提供在地且專業的知識,讓旅行更豐富且減少環境衝擊。

▲ 跟著中華鳥會的新年數鳥嘉年華活動,去金門賞鳥,是我們兩個收穫很豐富、也充滿回憶的一次旅行。




延伸推薦


參考資料



2,820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