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antiplasticpl

烏魚子的真相

Updated: Jan 29, 2019


大家有吃過烏魚子嗎?聽說台灣的烏魚子是世界有名,製作技術是稱霸全球,但李董因為客家人沒有吃這個的習慣所以一直都沒吃過,也從來不是很確定它到底是什麼😂,直到昨天因為公司出差行程安排到烏魚子工廠才終於認識了這個「台灣之光(?)」!


這家廠商處理的很不錯,味道不會太鹹,單純火烤一下就很好吃,但李董也是沒有很愛,吃了奢侈的一口就有點膩了(可能是需要點啤酒😌),但那一口也足以讓我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愛吃了~



不過大家都知道越美麗的越危險,烏魚業其實也有很多問題,在這邊列舉幾個與大家分享:

1. 漁民捕撈直接撒網,撈上來的魚也不會挑過,所以非常容易 #混獲 其他可能不適合食用或甚至保育價值很高的魚類,造成很多物種就在這樣重複的過程裡被消耗數量銳減;另外有些不良漁民使用流刺網,不僅在捕撈過程讓許多生物無謂被殘忍地刺死,有些網還會殘留沉到海底,讓更多無辜海底生物被蓋住刺死等等,後患無窮。(漁業廢料其實也是海裡塑膠的大宗!)😞

2. 而一隻烏魚可以產500萬個卵,所以大家一直很相信牠們的數量會源源不絕,曾經一年捕獲量高達250萬尾,結果 #過度捕撈 下,前年捕獲量來到歷史新低8萬尾,族群數量巨幅銳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3. 而近幾年因為越來越抓不到魚,開始有漁民選擇用養殖的方式,我一度欣慰了一點,想說這樣可以把野生的跟給人吃的東西分開,以為這樣對生態比較好。但!老闆跟我說,養殖業者是每年到海裡捕幼苗回來養!意思也就是說,野撈跟養殖的差異只有「捕成魚+取卵」或是「捕幼魚」,我們在海裡捕撈的數量並沒有實際減少⋯⋯⋯😑


但老闆跟我們分享的過程裡,其實也可以感受到漁業對自身的反省,開始有越來越多積極作為來維護漁業的永續,像是明確規範每年烏魚季要等過一段時間、在一定緯度以後才能開放捕撈,同時學術端也仍持續努力做培養幼苗的技術,希望能儘快把養殖能力做成。🤜


除了生產端,我們消費端也要一起努力,成為有意識的消費者,懂得選擇友善海洋的海鮮、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可以不吃就不吃!),一起讓傷害逐漸恢復,重新把美麗的大自然找回來🎈(然後也趕緊讓台灣漁業在歐盟規範解除黃牌警告⚠️!http://e-info.org.tw/node/115578


#彭總李董的無塑生活 #李董

#烏魚子 #友善海洋 #友善海鮮

475 views0 comments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