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antiplasticpl

讓人絕望的政府永續政策。。。


對,你沒看錯,那兩個字是絕望,今天發文的照片是黑白的。這是彭總李董讀了四年公行以來,第一次這麼徹底對政府失望吧。為什麼呢?

再幫大家小小復習一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2015年底就已經頒佈了,大部分國家也都在去年2016年就提交了自主報告書(Voluntary National Reviews, VNR),而台灣雖然民間也都一直有人跟著世界的趨勢在走,推動台灣一小部份是跟上世界的腳步的,但政府始終沒有跟上有太多積極作為。也因此,在這次因為工作關係收到政府發來的公文表示有「永續發展目標草案」的公民座談會時,李董真的非常興奮,期待着政府有些突破性的作為或想法,能開始與民間交流互動,往更穩固的發展目標去設定。 結果。。。 還真的是傻眼貓咪,無言薯條,驚恐到一個終於明白鬼島封號不是鄉民的誇飾或厭世而是真的有這樣讓人絕望的政府啊!!!! 1. 缺乏核心思維與整合性規劃:永續發展是整合性的政策目標,雖然他分了17項目標,但實際上只要稍微研讀一下,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錯綜複雜,彼此如何水乳相融。而我們政府擬定出來的草案卻像是小學生的填空題,看著聯合國的條目一一核對現有政策,有的話就把它填上去,沒有的就依據現況(而這現況也不知道評估來源為何?)給一個聽起來有進步但又不至於無法達成的數據作為目標寫上去。這樣填空的結果,不僅沒有辦法真正釜底抽薪解決問題,目標間彼此還可能充滿矛盾與衝突,達成A就阻礙了B,這樣便宜行事是真的有決心要作永續發展嗎?還是只是要假裝乖學生,反正本來就不是這堂課的學生(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自己主動寫作業就應該要讓全世界拍拍手了,還管它作業寫的好不好對不對?! 2. 目標解讀錯誤,永續發展目標成為政府包裝自己政見的糖衣: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張照片(目標九),在聯合國的設定裡,目標九包含「工業、創新與基礎建設」,而這份草案裡面卻直接自行縮限到「硬體運輸」而已?!這是在為前瞻鋪路嗎?雖然說聯合國的目標到各個地方都會有要localization的部分,但臺灣應該不至於在這個目標範疇裡只剩交通運輸需要進步吧?產業轉型、創新動能、物聯網等等,有這麼多該琢磨的點,在這份草案裡卻被這樣簡化。另外聯合國17個目標跑到台灣政府手裡就突然變成了18項,第18項叫做「2025非核家園」。疴,請問?!非核家園應屬能源政策下的目標框架,可以直接歸屬在目標7的討論裡,特別獨立出來是要討論什麼東西呢?是代表着整體永續發展目標的依歸之類的嗎?不知道,因為非核家園小組剛成立,不列入本次討論。聽到這裡我的下巴已經徹底從我臉上鬆脫,這個政府的操作已經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力了。

3. 名詞定義模糊,數據來源不清,指標訂定莫名,內容乏善可陳:總之就是整份草案擬了等於沒擬。這樣講可能有點太情緒化了,大家可以自己看看給予評價我也不多琢磨了(友善連結: https://goo.gl/3fFjWk )。或許是因為是草案吧,這內容太過不嚴謹,若要說這是國家高度的政策綱領,我猜這個國家真的不用玩了,可能跟小學班規差不多== 4. 公民論壇真的淪為公民自己論個沒完:這場會議從頭到尾都有種沒有主辦方、不知道什麼東西是誰負責、也從來沒有任何代表能回答問題的感覺,有很多民眾其實提出非常精準的問題或建議,但沒有一個負責人可以站出來回答或代表接受建議,我甚至沒有看到誰在負責紀錄,只有主持人表示有全程錄影錄音,那請問這帶子回去誰看?全程錄影錄音這麼落落長,關鍵問題誰還給你慢慢看慢慢想?當然是要記下來回去立刻找到對口單位去作進一步討論並給回應呀不是嗎?甚至在分組討論時的主席,是直接現場推派公民代表來擔任,我不太懂這樣的設計,他們覺得這樣是提高民眾自主參與?但實際上我們期待的主席是能夠幫我們引導出該回答問題的人、幫我們指引該負責的人記錄問題、告訴我們這個議題應該要討論的方向等等的專家,或至少是主辦方官方代表等有權限的人啊!而這場會議參與人有大概一半甚至一半以上都是公務人員,他們可以來核銷環境教育時數之類的,因此他們的身份其實應該算是來上課、當參與者,但卻常常被拿來說「噢有,我們外交部同仁也有在現場」當成是必須接收公民意見的對口,這是政府在把人民當白癡耍嗎?要到現場與公民討論的人應該是真正參與這項草案擬訂討論的主事者們(雖然到參加完我還是搞不清楚到底誰是這些決策者==),只有這些人聽見公民的意見,接下來的政策才可能修正不是嗎?! 5. 會議方式很低level:今天的會議除了發表意見就是要大家「貼貼紙」,要請與會者選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個議題、認為臺灣最緊急、次重要、及重要但已經做得很好的議題各兩個、然後又還要針對分組的那幾項目標選出各目標最重要的子目標。這種極度不具代表性的投票我跟彭總都非常不解,是要讓與會者都有參與感?是為了要有形式上的一些正當性產生?還是要用我們的選擇為政府之後的政策導向背書?我想不論是何者,在這個階段,以國家的層級發出的公民論壇應該可以做的更多,這種投票可以在網站上的平台去做,反而指標性更夠,現場參加者應該主要會是關心特定議題的公民團體居多,這些團體應該可以給予的意見是「在做某個議題時可能比較需要哪些資源?」、「哪些問題的處理門檻較低,已經較有國際案例可以參考能優先處理」等等更加具體的內容。而且甚至,早在一年前,李董實習的公司就已經辦過類似活動,邀請現場來賓做過類似的投票了。。。

只是整理一些很大方向的問題,就寫了這麼多,大家可以想像今天這場會議有多令人(李董)震驚(震怒)了吧?政府願意與國際接軌很值得欣慰,但若面對這麼重大的議題是用這麼隨便的態度,那我想不如別花費這樣的資源資金和精神在此了。雖然感覺與會者原本就不抱持多高的期望,不過為了表達自己對議題的關切、讓政府知道我們的想法,還是盡量空出時間參加,但我們感覺不到這樣熱切的關心有獲得相對應的回饋,反而像是各部會因為公文交代下來,必須應付應付,不得已才參加的。永續發展是攸關整世代的全面性改變,本來就是浩大工程,不是那樣隨便可以闖關的八千億前瞻,真心希望擁有權力資源的政府單位能審慎處理,更柔軟地跨部會溝通協調,更遠瞻地通盤檢討考量


#彭總李董的無塑生活 #李董

#永續發展目標 #跨部門合作 #公民論壇 #SDGs #自主報告書 #VNR

11 views0 comments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