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antiplasticpl

香港出差記:番外篇

Updated: Jan 13, 2023


我們在香港吃 Impossible Foods 的時候,店裡有擺了一櫃的雜誌書籍,因為等待時間頗長,彭總便隨手拿了這本 MAGAZINE P 到座位上看,這一期的主題「禮貌 — 設計的尊重」,談論了設計與人、與自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以中華傳統儒家思維的禮說到當代人類何以應當重視永續發展,實在太合我們的胃口,後來幾天的行程都必定安插一段「找雜誌」,終於在最後一天拿到手,然後拖到昨天才將整本看完😂



這期雜誌讓我看得很過癮,內容從不同領域的設計出發,社會設計、空間設計、建築設計、平面設計、材料設計、服裝設計等等,談論到對社會(照顧到不同人的多元需求)、對自然(珍惜自然賦予我們的資源而善加利用之)應秉持的尊重態度,而用各種案例直接告訴我們何謂「尊重」的態度。

其中有一篇文章提到,「設計是人與人、人與大自然溝通的一個媒介,而兩種溝通都有它的禮儀」,人與人之間的禮儀大家幾乎每天生活都需要經歷所以並不陌生,而人與大自然之間的禮儀卻隨著時代演進愈加淡去。例如日本茶道主張,茶是一個結果,而沖茶的過程(包括欣賞和感謝大自然給我們的陽光泥土水等材料,欣賞我們藉此創造出的茶碗、茶室等工具)就是我們對大自然的禮儀。那天看到理科太太和黃子佼的訪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E43YlU4NE ),佼佼說會想用唱盤聽音樂,不是因為它音質比較好,而是那是一種對音樂的尊重,用那種儀式感去深刻音樂的得來不易,「強迫自己走進生活」。在認真對待我們被賦予的事物之時,其實也是認真地對待自己,而這些認真的過程都會強化我們對這些事物的珍惜,而若珍惜,我們便不會輕易丟棄然後重新購買、進而導致快速循環增加地球負擔。

其中有兩個這期雜誌訪問到的案例我覺得必須分享:


2018 Hermes Petit h 展覽:那像樹葉的部分,呈現出Hermes一貫的斑斕色彩,正是以Hermes絲巾布料的刺繡用藤圈裱上的。圖片來源:Hermes官網


1. Petit h:Hermes愛馬仕有個名為Petit h(直翻就是小h,我自己猜應該是指Hermes大H產品所餘的小h)的系列作品,這系列的概念是閒置物料再利用,把Hermes生產正規產品時剩下的材料,與其將其丟棄,而是好好地重新利用再創作。而即使只是再利用,Hermes仍然對其有基本要求:有功能性、可讓人產生愛護珍惜之情、隨歲月愈醇舊愈美麗。「美麗不一定只源自物件本身,擁有者愛護備至的態度,也是美麗的根源」,我們就算買不起Hermes,但還是可以對我們所擁有的東西等同重之,珍惜的態度可以讓我們每一次使用都備感尊榮,更可以讓物件源遠流長。







Artek Stool 60 :縱使設計單一,但在其他配套方面(布料、打磨、顏色及木材等)還是可以千變萬化。圖片來源:Artek官網

2. Artek:這是芬蘭的一個傢具品牌,Artek=Art+tech,Artek以理性看待藝術和設計、但始終以人為本,設計都是「為人類的未來生活」而產,因此作品往往在數十年後依然不會過時、依然實用,其中他們的Artek Stool 60就是經典案例。Stool 60自1933年誕生至今,Artek 絲毫沒有改變它的原型設計,只是一直努力思考如何改善物料和把嶄新的科技以更環保更有效的應用在生產過程裡,而那自我組合式組件設計,更可以讓使用者在某部分破損後去購買相應部分回去替換,不用把整個家具丟棄。Artek甚至在2011年開設Artek 2nd Cycle,回購已經使用數十年的Artek產品,重新維修至良好狀態再出售,始終秉持品牌初衷,以最尊重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產品、自然的賦予。



這兩個案例都是非常久長、經典的「名牌」,當他們可以對世界始終秉持尊重、禮貌,這世界也就如此回饋於他們,他們也能長長久久被世界需要且喜愛。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如是也。永續發展,其實亦如是也,我們必須找尋各種發展之間的平衡,達到共存、共好、甚至共榮,環境、社會、與經濟等各項目標都相互關聯,都得兼續才可能達成永續發展目標,而達成這樣所仰賴的便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尊重。

看來以後要丟個垃圾之前都該捫心自問,這樣對世界有沒有禮貌?



延伸推薦




#彭總李董的無塑生活 #李董

#禮貌 #尊重 #設計 #永續 #經典 #Design #Respect #Courtesy #Sustainable #Classic #reuse #MagazineP #HKTrip4nonplastic #HongKong

36 views0 comments

Комментарии


bottom of page